開年至今,說新電池價格坐了一次過山車一點也不為過。
疫情爆發后新電池出現一波暴漲,有些地區一組4812新電池一夜之間暴漲100元,還進不到貨。然而不久之后,市場就遇冷暴跌,如今一組4812新電池巔峰價格和現在的價格已經差了三分之一還多。
從3月份開始,由于市場銷路不暢,新電池價格就開始一路下跌,這波暴漲暴跌讓經銷商十分困惑。
我身邊就有經銷商在4812新電池240元附近進了很多電池,他認為這個價格和年前價格相差無幾,比前段時間降了很多,但是不久他就陷入了懊悔之中。
然而,市場的降價仿佛大壩開閘,洪水般一路直降,從240到230、220、200,最終4812電池跌到190元,還有部分地區推出進五組送一組的政策,現款價格更低,一時間新電池仿佛不要錢了。
一是,原材料降價
產能方面,從上海有色金屬網查詢的信息顯示,2020年4月全國原生鉛產量26.2萬噸,環比上升9.34%,同比上升1.05%,而2020年1-4月全國原生鉛累計產量同比僅下降4.3%,幾乎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從鉛價行情看,5月13日鉛價再次大跌250元/噸,收盤價14000元/噸,從2019年的18000元/噸算,原材料的價格跌去四分之一,原材料供應充足而市場難以消化,因而持續降價。
二是,產能與需求失衡
在時間節點上,企業生產和市場需求出現脫節。鉛酸電池企業在2月底就實現開工運轉,而整車企業銷售受疫情影響普遍下滑30%或以上,整車一季度銷量極其慘淡。
整車銷售的市場行情,4月底才基本復蘇,也就是說電池廠生產的電池比市場需求量多出了2個月的產能,供過于求的情況十分嚴重,這也是新電池不斷跌價的原因之一。
疫情給行業帶來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新電池價格上漲或下跌都有可能出現,那么我們怎么判斷未來的趨勢呢?
我認為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當時市場極具爆發力、銷量暴增,新電池自然會水漲船高,適當備貨是明智之選。如果市場依然不溫不火,我還是建議大家按照實際需求進貨即可。
未來一組4812電池可能跌到180,也可能漲到240,這種價格的波動和市場行情息息相關,任何脫離市場的判斷都是胡說八道。
從鉛價的長期走勢,以及鋰電池逐漸普及應用的情況分析,我斗膽預測新電池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
如今電池廠商產能依然居高不下,除非減產停產裁員,否則這多出來的2個月產能,將會一直影響今年的電池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