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鎮江市“史上最嚴”電動自行車管理措施正式啟動。交警部門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重拳出擊。與此同時,鎮江市質監、工商、經信等部門聯合行動,從源頭生產、市場流通到信用從嚴管理。整治行動以來,全市查處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2.2萬余起,日均查處量呈逐日下降趨勢。全市共發生涉及電動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52.39%。
多方宣傳強化安全意識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不少電動車駕駛者自認為是“弱勢群體”,存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無論自己的責任多少,理應得到相應的賠償”的普遍心態,屢屢不惜“以身試險”。
市交警支隊負責人表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電動車與機動車發生碰撞事故,如果是電動車駕駛者的過錯而導致事故發生,所受的傷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要由電動車駕駛者自己承擔。更何況,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人身傷害更大的大多是電動車駕駛者。
為強化市民的安全意識,交警部門制作了6部警示宣傳片,在市區懸掛了200余條標語橫幅,印制宣傳折頁,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沿街商鋪開展宣傳;邀請媒體隨警采訪,曝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揭示交通違法危害性,傳播整治行動正能量。
多部門聯合整治顯成效
“一個多月來,街上的電動車規矩多了!”這是市民王女士對市區路況最直接的感受。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天都騎電動車送女兒上學,從前騎車偶爾也會違反交通規則,不過自從老師在家長群里發送了安全提醒短信,她就不再存有僥幸心理,主動為孩子做好榜樣。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市交警部門積極協調教育、交通等部門充分履行職能,抓好電動車交通行為管理,加強電動車牌照管理,新購買電動車的市民,可以在銷售點直接上牌,車管所、行政服務中心也可辦理電動車牌證,對未登記上牌、牌照丟失等情況予以補辦。
市質監局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主動向電動車生產企業普及新標準、新政策,明確質量整治要求,嚴把市場準入關;市工商局分兩批對全市773家電動車銷售主體進行檢查,并結合監督檢查與經營者簽署《電動車經營者安全責任承諾書》,印制并張貼宣傳海報900余份。
根治“頑疾”征求社會意見
在本地論壇上,一則“電動車怎么管,請你提意見”的民意征集帖持續升溫。“高于36伏都不準上路,發現了就扣車,這樣行不?”“跟汽車一樣,先上牌。電子警察拍到一樣罰款,短信提醒。如不交罰款,信用記不良。”“別一陣風,盡管警力不足,也可以采取定期集中整治加日常宣傳勸導的方式交替進行,堅持下去,1到2年就會大變樣。”……市民們都希望電動車整治能夠長治久安。
據了解,結合近期電動車整治中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市有關部門已從電動車生產銷售、通行秩序、文明駕駛等三個方面一共梳理了16條管理意見,截至本月底,市民都可以直接撥打電話96122,或者在0511網站“鎮江交警”在線版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期待電動車安全管理方案的出臺在恢復良好交通秩序的同時,也能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來源 | 金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