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小偷,小偷作為一個古老的職業,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了,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有小偷的蹤影,現在偷盜的手法也越來越高明,伴隨著了電動車市場的火熱,偷電動車,偷電瓶的轉手倒賣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最近幾年,隨著電動車安全防盜技術的升級,小偷的日子也沒那么好過了。
過去,電動車盜竊案件為什么難破,一方面是電動車本身的安全防盜技術不夠成熟,其次是車輛部件及整車沒有統一國家 標準,此外電動車丟失不是批量化,而是單件丟失,立案偵查的價值不大,一般只有本地區連續多起電動車丟失的事件,才會引起公安機關的關注,更重要的是,二手電動車和電池市場有巨大的需求,對于小偷來說有巨大的利益誘惑。偷一輛電動車,少則可以買到600元,多則可以買到2000-3000元,一月之內只要得手3-4臺車,基本上有了生活保障。
伴隨著《電動自行車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強制標準的落地實施,對于電動車小偷同樣是一個不利的消息,小偷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據行業內人士透露:電動自行車在車身結構和生產標準發生了巨大變革,尤其是加入防篡改這一條,所有經過改裝或假裝的電動車基本上沒有了上路的合法性,這也是給電動車安全防盜升級和電動車實名制在鋪路!
電動車正式實施后,電動車開始實名制,電動車電機號,出廠的電池序列號,車架號,控制器序列號,充電器這些序列號通通與用戶信息掛鉤并綁定在車牌信息內,同時電機內部,電池,車架,控制器,充電器等核心部件在出廠前都有防盜內置定位芯片的集成,一旦用戶購買就能激活,可以立即綁定用戶。如果用戶需要更換配件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才可以提供符合新國標規定的產品配件并進行實名錄入。
小偷以后在偷盜自行車,除非將整車原封不動的賣給買家外,如果自己拆卸車上一些部件,或者進行私自的改裝,買家買到手后,是不能正常上牌的,上路被警察發現沒有上牌,可能面臨車輛被扣留,甚至查處臟車的原車主是誰?如果是原封不動賣給下家,但是車牌號與車主信息對不上,也很容易被警察查出來。對于買家來說存在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