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賦能之下,摩托車正從傳統(tǒng)燃油機械轉變?yōu)橹悄茈妱虞d具,從生產、交通工具進化為都市青年的潮玩項目,既重塑了出行形態(tài),也讓這一傳統(tǒng)產業(yè)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與此同時,摩托車電動化、智能化進程仍面臨低溫續(xù)航縮水、電池成本高昂等諸多挑戰(zhàn)。
“燃油機械”變身“智能玩具”
與新能源汽車加快普及類似,電動摩托車也在加快走進人們的生活,憑借零排放、較低使用成本等優(yōu)勢,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調研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發(fā)布的《電動兩輪車市場信息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兩輪電動車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電動摩托車是城市交通體系的一部分。城市短途代步場景中的燃油摩托車,或將被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所取代。”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說,摩托車行業(yè)呈現加速數字化變革、綠色化轉型的態(tài)勢,并加快實現從工具到玩具的轉變。
近年來,一批電動摩托車加快“上新”。一些電動摩托車告別續(xù)航焦慮,實現“滿電出行”。如雅迪的全新飛越FD9電動摩托車配備了高壓磷酸鐵鋰電池,百公里加速只需4.9秒,快充能源系統(tǒng)可支持汽車級的直流快充,電量從0充至80%僅需10分鐘。
配備快充技術,可打破續(xù)航焦慮。部分高端電動摩托車品牌,通過不斷優(yōu)化電池技術與充電策略,具備長續(xù)航與快充能力,可實現續(xù)航400公里、30分鐘快充的效果。
在技術路線的多元探索中,氫能源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部分企業(yè)加快開發(fā)、試生產氫燃料電池摩托車。重慶摩企隆鑫通用在行業(yè)率先研發(fā)搭載氫燃料電池的全地形車,集成了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技術,電堆比功率達2.2kW/kg,實現高效、清潔、安全的新能源動力輸出。
在能源動力類型轉換的同時,隨著操作方式變革,自動擋加快普及,重構摩托車行業(yè)格局。類似于汽車行業(yè)從手動擋向自動擋轉變,摩托車領域也迎來了自動擋技術的廣泛應用。

在重慶宗申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發(fā)動機生產線上作業(yè) 黃偉 攝
“傳統(tǒng)跨騎車型的離合換擋操作,正在逐步被替代。”在重慶宗申機車工業(yè)制造有限公司,技術專家王濤指著剛上市的AQS401自動擋摩托介紹道。這款摩托車通過CVT無級變速系統(tǒng),省去了離合器操作和頻繁換擋的步驟,駕駛者擰動油門即可平穩(wěn)前進,降低了駕駛難度。
電動化帶來的不僅是動力形式的改變,更是產品定位的根本轉型。曾經的載貨工具、交通工具,如今演化為搭載觸控儀表、支持音樂播放的“移動科技產品”。雅迪、錢江等摩托車企業(yè)推出的電動摩托產品中,不少都搭載了智能燈光系統(tǒng),支持App個性化定制。
“現在的電動摩托,更像是成年人的智能玩具。”95后摩托車愛好者黃亞琳告訴半月談記者,對不少摩托車愛好者來說,選購標準已變?yōu)?ldquo;能否手機投屏、有沒有賽道模式”。具備競技模式、彈射起步功能的娛樂化車型,正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
移動的科技新品
智能防撞系統(tǒng)可開啟碰撞警示,必要時還將自動剎車;借助AR,智能頭盔HUD抬頭顯示技術把導航等信息“虛擬成像”,騎乘者可提前看到導航路線指引;自平衡技術與輔助駕駛技術,可幫助降低摩托車操控難度,助力騎乘者便捷駕駛摩托車……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應用,摩托騎行變得更加安全、便捷、炫酷。
——分布式智能成摩托車進化趨勢。受空間限制,摩托車產業(yè)催生分布式智能解決方案。智能服裝或手套,可集成一些控制按鈕或傳感器,實現對車輛的部分控制或感知騎手狀態(tài)等,達成智能化人機交互。
在汽車上大量搭載的車機系統(tǒng),加快在摩托車上“裝車”。錢江摩托發(fā)布QJ PILOT智能AI騎行輔助系統(tǒng),融合智能硬件和軟件,具備監(jiān)控預警、安全守護等功能,還可通過語音交互等方式實現人車語言交流,完成語音導航、車輛控制等任務。在春風動力摩托車上,通過MotoPlay可實現儀表全屏導航,以及聽歌、電話等功能,讓騎士可以將自己的智能手機與車輛無縫鏈接,享受相關便利。
九號公司推出的Ridey Go!2.0系統(tǒng),具備無鑰匙啟動、傾倒報警、遠程控車等諸多功能。支持多種無鑰匙解鎖方式,如藍牙感應解鎖、NFC刷卡解鎖、App遠程解鎖等,還能與小米手環(huán)、Apple Watch等智能設備連接,通過Siri實現車輛控制。
——智能化技術加持騎行安全。廣大摩企持續(xù)加力摩托車安全領域智能科技研發(fā),助力安全保障升級。隆鑫通用相關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公司近年來開展自平衡摩托車產品開發(fā)和驗證,自平衡技術依托高精度傳感器和先進控制算法,可使電動摩托車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tài),并可在濕滑路面、急剎車等危急情況下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春風動力研發(fā)的彎道ABSPro系統(tǒng),通過六軸陀螺儀實時監(jiān)測車身傾角,在過彎時自動調節(jié)制動力分配,將濕地剎車距離有效縮短。
宗申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宗申摩托車產品已大量部署彎道ABS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等智能安全系統(tǒng),并借助毫米波雷達等實現盲區(qū)監(jiān)測。在一系列智能軟硬件加持下,摩托車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升級。“未來,與汽車‘車路云一體化’一致,摩托車將實現與道路設施、相鄰車輛鏈接,進一步提升安全性能。”宗申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王濤說。
——數據催生全新玩法及商業(yè)模式。“當騎行數據、車輛狀態(tài)、娛樂服務全部上云,摩托車就成了移動物聯網終端。”中國摩托車商會技術專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借助于智能化技術,一系列新的玩法層出不窮,新的商業(yè)模式應運而生。
春風動力推出摩范圈App,打造以人車互聯為核心的智能網聯移動服務平臺,集成路線規(guī)劃、騎友社交、改裝商城等服務。它可呈現多維騎行數據,具備車輛定位、電子圍欄、震動報警等功能;設有騎行社區(qū),摩友可在社區(qū)分享動態(tài),在商城頁面還可購買摩托車相關設備。華為鴻蒙系統(tǒng)與多家頭部企業(yè)達成合作,未來兩輪車或將實現與智能家居、穿戴設備的無縫互聯。借助HarmonyOS Connect,新日電動車實現了手機與電動車“碰一碰”快速配網、查看車輛狀態(tài)、操作車輛啟動等功能。
重塑摩托車出行新格局
摩托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也面臨著現實掣肘。當前,主流電動摩托車搭載的3千瓦時至5千瓦時電池包,在低溫環(huán)境下續(xù)航明顯縮水。電動摩托車電池成本占比較高,售價普遍高于同級燃油摩托車,推廣應用面臨阻滯,導致目前摩托車電動化滲透率較低。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電動化、智能化摩托車有望占據更大市場份額,重塑摩托車出行格局。

下一步,如何推動摩托車產業(yè)發(fā)展?
雅迪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張標認為,要加強以“電池、電機、電控”為核心的技術研發(fā),堅持用創(chuàng)新技術解決電動摩托車在性能、續(xù)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統(tǒng)一電池規(guī)格是當務之急。電摩目前存在電池規(guī)格混亂的問題,不同品牌電壓、電池類型以及形狀都不統(tǒng)一,極大阻礙了電動摩托車的普及與發(fā)展,應加快制定行業(yè)標準。
推廣換電模式是關鍵舉措。由于電動摩托車動力電池組容量小,換電站投入成本不高,將電池組設計成快拆類型,在主干道和外環(huán)線合理布局換電站,能有效解決電動摩托車充電慢、續(xù)航焦慮等問題,讓長途騎行成為可能。
進一步提升智能交互體驗。中國摩托車商會兩輪車智能交通管理云平臺產品總監(jiān)同質向表示,摩托車企業(yè)可與數字化領域優(yōu)秀企業(yè)合作,加快引入物聯網等最新技術,提升產品價值。
充分利用AI技術,實現個性化服務和安全保障。無極的極嶼OSDeepSeek系統(tǒng),通過對用戶騎行習慣和心理需求深度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根據用戶長途騎行習慣,自動推送周邊適合長途騎行的路線攻略;借助數據分析,提前預測摩托車關鍵部件的損耗趨勢,保障騎行安全。未來,摩托車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力,加速電動化與智能化融合發(fā)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優(yōu)質的騎行體驗。